2014年4月15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在中環辦公樓三317會議室,舉行“2013年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鐘東波從“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得到強化,醫療服務進一步改善,衛生資源配置總量增加但服務壓力加大,資源配置結構持續優化,衛生資源利用效率分化,費用增長水平得到控制,政府在補助衛生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衛生總費用持續增長,個人現金支出比例下降”等八個方面,向參加新聞發布會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健康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20余家媒體記者介紹并解讀了公報。
市衛生計生委醫政處、基層衛生處、財務處等主要業務處室的負責人參加發布會,并解答了記者們提出的“京津冀醫療衛生一體化發展、社會資本辦醫、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限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等問題。
鐘東波副主任介紹說,2013年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解讀2013年,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委十一屆四次會議精神為統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積極有序推進全市衛生改革與發展?!?013年北京市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市居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衛生資源配置總量增加、結構調整加快,衛生服務利用增加、衛生服務效率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國際上一般用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壽命反映居民的健康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3年我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1.5歲,較2012年增加0.16歲;戶籍居民孕產婦死亡率9.45/10萬,比2012年上升56.2%(2013年分娩產婦12.7萬人,死亡12人,較2012年增加4人),呈現正常波動;嬰兒死亡率為2.33‰,較2012年下降18.8%,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在疾病譜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問題更加突出。2013年,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已占全部死因的87.0%。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我市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主戰場。全市各類傳染病(甲乙類和丙類合計)報告病例117875例,報告發病率為569.64/10萬,比2012年下降了8.28%,報告死亡率為1.15/10萬,比2012年上升了22.98%。傳染性疾病死亡237人,在死因順位已降至第十位。但甲乙類傳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和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和報告死亡率均在前五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013年,全市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報告25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均為一般級別,發病215人,死亡6人。與2012年相比,報告起數增加8起,發病人數增加54人,死亡人數增加5人。
二、公共衛生服務得到強化
我市針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由政府承擔資金,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一是環境衛生保持高標準。衛生行政部門通過加強公共場所、生活應用水、學校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等監督執法工作,保證市民享有健康的生活、學習、工作環境。2013年,公共場所衛生被監督單位2.5萬個,監督頻率戶均3.36次,合格率達到99.2%,從業人員19.3萬人,健康證持有率達到99.1%,依法查處案件1185起,依法作出行政處罰1164件;生活飲用水衛生被監督單位0.9萬個,監督頻率戶均2.8次,合格率99.8%;消毒產品衛生被監督單位114個,監督頻次1.16,合格率100%;全市被監督學校2000余所,98.7%的學校已建立學生健康檔案,99.0%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
二是婦幼保健服務保持高水平。2013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為99.94%、產后訪視率為97.3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7.06%、住院分娩率為100%,與2012年基本持平。2013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0.19%,比2012年升高0.34個百分點。
三是精神疾病患者權益得到良好保障。2013年全市累計登記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錄入系統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73131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已達92.2%。推進嚴重精神障礙社區個案管理,實現了對重癥精神疾病基本藥物的免費供給。
四是臨床血液供應有效保障。2013年,全市參加無償獻血人數共360938人,比2012年同期增長0.2%;采集血液總量共計615750單位,比2012年同期增長1.8%。外進血24944單位,同比增長26%。為臨床醫療供血(全血、紅細胞、機采血小板)620375單位,比2012年同期增長2.7%。
五是醫療服務監管力度加大。2013年,依法對醫療服務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448件,結案417件。依法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的行為作出查處案件159件,結案147件,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159件。
三、醫療服務進一步改善
一是院前急救服務繼續提升。2013年,進一步健全院前急救網絡,全市新建及調整急救站21個,累計急救站達到272個;全年總出車超過60萬次,急救呼叫滿足率為87.4%。全市120及999急救網絡,共接診56.8萬人次,較上年增加1.1萬人次,增加2.0%。
二是醫療服務提供繼續擴增。2013年,全市醫療機構(含診所、醫務室和村衛生室)診療人次數達21882.5萬人次(含駐京部隊醫療機構),出院人數達291.5萬人次(含駐京部隊醫療機構)。與2012年比較,診療人次數增加2144.0萬人次,增長10.9%;出院人數增加22.2萬人次,增長8.3%。醫療服務增長率約是我市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長率4.41%的兩倍。我市城鄉居民服務需求增加、外地就醫人員增加是兩大驅動因素。
三是中醫醫療服務快速增長。2013年,中醫類醫院共有158家,比上年增長12.9%;實有床位17361張,增長11.7%,占全市醫院實有床位數的18.0%;門急診人次3187.5萬人次,增長17.9%;出院人數28.4萬,增長17.2%。中醫醫院服務利用的增長遠超過綜合和??漆t院。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醫門急診服務總人次達4713.37萬人次,較2012年增長21.34%。這表明我市居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增加和我市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有了新的進步。
四、衛生資源配置總量繼續增加但服務壓力加大
2013年末,全市衛生機構(含駐京部隊醫療機構)數10141個,其中醫療機構9984家。與2012年比較,衛生機構增加167個,其中醫療機構增加168家(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0家,占71.4%;醫院39,占23.2%;臨床檢驗機構8,占4.8%),其它衛生機構減少1家。
2013年末,全市衛生人員數(含駐京部隊醫療機構)達29.4萬人,比2012年增長了6.3%。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6萬人,較2012年增加0.4萬人,增長4.9%;注冊護士10.1萬人,較2012年增加0.6萬人,增長6.3%。每千常住人口衛生技術人員10.9人;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4.1人,增加0.1人,增長2.5%;每千常住人口注冊護士4.8人,增加0.2人,增長4.3%。
2013年末,全市醫療機構實有床位總數(含駐京部隊醫療機構)達122754張,比2012年增加3.9%。2013年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實有床位5.8張,扣除駐京部隊醫療機構床位,全市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實有床位數4.9張,比上年增加0.1張,增長2.1%。
2013年,全市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量增長(門診和住院分別較上年增長10.9%和8.3%)明顯高于醫生(4.9%)、護士(6.3%)和床位數的增長(3.9%)。這表明我市醫療機構效率繼續提高,同時也表明醫務人員工作負荷日益加大,調整醫療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要求更為迫切。
五、 資源配置結構持續優化
一是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2013年,全市衛生行政部門積極引導城區醫療資源疏解,強化郊區縣和新城區域醫療中心建設。2013年,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等多個郊區或新城的醫院設置工作已啟動和推進,通州潞河醫院等6家郊區醫院被確定為三級醫院。
二是社會辦醫快速發展。2013年末,全市社會辦醫3735個,占全市醫療機構總數的37.47%;全市有公立醫院632家,其中民營醫院374家,占59.2%。2013年,全市新批準設立醫療機構425家,其中社會辦醫療機構372家,占87.5%;新增加39家醫院,其中民營醫院34家,占87.2%。2013年,社會辦醫機構實有床位占比17.15%,診療人次占比11.42%。
三是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得到加強。2013年末,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61家,比上年增加120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926家,比上年29家;門診部946家,比上年增加56家;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471家,比上年增加98家;村衛生室2918家,比上年減少63家。2013年,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院、門診部、診所、村衛生室等診療人次達6584.7萬人次,占總診療人次的32.13%,比上年增長2.2%。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總診療人次達4745.7萬人次,比上年提高了16.1%。
四是臨床檢驗機構加速發展。2013年,全市共有臨床檢驗中心(所、站)13家,比上年增加了8家,增加了160%;衛生技術人員從91人增加到248人。醫療服務工作量從上年的46.5萬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51.7萬人次,增加了11.3%。臨床檢驗中心的快速發展,是醫療服務體系專業化分工的產物,有助于提高臨床檢驗的專業程度和服務效率,也將為私人診所、門診部等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支撐條件。
六、衛生資源利用效率分化,費用增長水平得到控制
一是醫療機構床位使用率進一步分化。2013年,全市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為80.4%,與上年相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其中,醫院實際床位使用率82.1%,比上年下降了2.1個百分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際床位使用率37.0%,比上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而全市三級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5年來持續增長,2013年病床實際使用率達94.4%,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說明住院服務進一步向三級醫院集中,三級醫院住院服務壓力不斷增大,實施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顯得更為迫切。
二是醫療機構平均住院日進一步下降。2013年,全市醫療機構(不含精神病??漆t院)平均住院日為11.0日,比上年減少了0.2天,說明全市醫療機構通過加強管理、優化住院服務流程提高了住院服務效率。同時,全市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10.3日,比上年下降0.6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住院日16.3天,比上年上升1.1天,這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承擔部分醫院轉移的康復護理任務有關系。
三是醫療機構醫藥費用增長率適宜。2013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393.3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18495.9元,去除物價上漲因素,與上年同期比較分別上升5.1%和3.7%,均低于同期全市人均GDP(去除物價上漲因素)5.6%的增速。2013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155.3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5433.9元,與2012年同期比較分別上升0.9%和12.1%,其中社區住院費用增加與接受康復護理病人有關。
四是醫療機構藥占比有所下降。2013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藥費占醫藥費用的比重分別為62.1%和33.8%,藥費比重同比均下降3.1個百分點。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和住院藥費占醫藥費用比重分別為84.9%和43.4%,藥費比重也略有下降。全市醫療機構藥占比下降,一方面與部分醫院實施醫藥分開政策有關,另一方面與加強藥物管理、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有密切關系。
七、政府在補助衛生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政府衛生投入逐年增長。2013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財政補助206.5億元,較2012年增加15.9億元,增長8.4%,財政補助占醫療衛生機構總支出的比例15.7%。其中,醫療機構財政補助169.3億元,占醫療機構總支出13.6%;公共衛生、衛生教育、科研等機構財政補助37.2億元,占其總支出的58.3%。醫療機構中,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的財政補助率分別為12.1%、12.7%、35.0%和49.3%。政府投入向基層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科研與教育等衛生機構傾斜,體現出很強的公益性導向。群眾到基層就醫,可以獲得更多的政府補助。
八、衛生總費用持續增長,個人現金支出比例下降
衛生總費用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用于衛生服務所消耗的資金總額。2012年北京市衛生總費用籌資總額為122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38%,增長速度明顯高于GDP的增長速度。2012年北京市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達6.66%,比2011年上升0.64個百分點,為有測算數據的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2012年北京市人均衛生總費用5750.79元,人均籌資水平高于其他直轄市,且在全國也處于領先水平。2012年北京市衛生總費用籌資總額中政府、社會、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28.79%、49.21%、22.00%。社會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逐年提高,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在籌資總額中所占比重為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且已經提前實現北京市“十二五”規劃低于25%的目標。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積極開展
為落實四川省委兩新工委2023年9月2..中共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黨支
各位黨員: 根據黨中央和省委、..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參加“兩
2023年9月22日,四川省委兩新工委..2023年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質量受權人
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是數字中國的重..中共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黨支
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關于舉辦2023年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
各藥品生產企業: 加快推進數..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第一期濕熱滅菌無
圖1、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常務副..協會黨建工作簡報:開展主題教育慶七一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生日..關于濕熱滅菌無菌產品參數放行培訓的通
各會員單位及有關企事業單位: ..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其他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關
各相關單位: 經研究,定于2023年..關于擬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關于收取2023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協..關于舉辦2023年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質
各藥品生產企業: 經研究,協會定..關于延期舉辦 2022 年度四川省藥品生產
各相關企業: 當前,省內又出現新..關于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
經四川省民政廳2022年9月28日審核..關于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
四川光大制藥有限公司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章程
會徽設計說明: 本標志以表現四..關于舉辦2022年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
各相關企業: 經研究,協會定于8..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