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國內新聞
                                A股成績單預示景氣歸來
                                發布時間: 2023-02-10     來源: 醫藥經濟報

                                時令漸暖,生物醫藥上市公司開始揭開2022年度業績面紗。據銀河證券研報,截至2023年1月31日,A股480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中有235家發布了業績預告,占申萬一級指數生物醫藥公司的48.96%;其中141家盈利,占比60%。

                                從絕對額看,業績預告凈利潤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有22家,5億~10億元的有17家。其中,九安醫療最高,達175億元;藥明康德、人福醫藥、濟川藥業、科倫藥業、昭衍新藥、凱萊英等均創新高。

                                從增幅看,46家公司業績翻倍,其中上海誼眾、嘉應制藥、九安醫療凈利潤漲10倍以上;業績同比增長50%~100%的有37家,同比增長30%~50%的有17家,同比增長30%以內的有20家。太極集團、福安藥業、爾康制藥等13家藥企扭虧為盈。

                                暖春已至,復蘇在前。雖然各子行業業績差異明顯,但整個醫藥行業及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經營指標開始逐步好轉。

                                化學原料藥優于制劑

                                化學藥是醫藥第一大子行業,也是上市藥企最多的板塊。截至2023年1月31日,155家化學制藥類公司中,有82家發布業績預告,占比52.90%;凈利潤中位數約為0.39億元,同比2021年下降23.31%?;瘜W制藥板塊業績表現偏弱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藥品集采政策影響,二是上游成本增幅超過向下游轉移成本幅度,三是部分地區環保標準不斷提高,客觀上增加了生產成本方面的挑戰等。

                                從子板塊看,化學原料藥盈利好于化學制劑。原料藥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2.01億元,同比增長65.16%;而化學制劑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0.10億元,同比下降133.45%。

                                中藥波動但曙光在前

                                74家中藥上市公司中,有35家發布業績預告,占比約47.30%;凈利潤中位數約0.18億元,同比下降95.97%;盈利公司占比60.00%。中藥是近年利潤波動大的子行業之一,而隨著政府與國人更重視中醫藥及其發展,前路雖艱但曙光在前。

                                血制品領銜生物板塊

                                52家生物制品類上市公司中,有24家發布業績預告,占比約46.15%;凈利潤中位數約-0.33億元,同比下降110.12%;盈利公司占比54.17%。

                                其中,血液制品公司表現良好。血液制品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13.00億元,同比增長54.71%。

                                醫械盈利公司占比大

                                119家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中,有54家發布業績預告,占比約45.38%;凈利潤中位數約為7.75億元,同比增長54.37%;盈利公司占比72.22%,為占比最高的子行業。

                                其中,醫療設備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1.23億元,同比增長72.55%;16家體外診斷公司有11家凈利潤增長,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23.38億元,同比增長250.32%;醫療耗材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1.11億元,同比下降84.63%。

                                醫療器械承擔著升級換代和國產替代雙重重任,子行業景氣度相對較高。

                                研發外包延續高增長

                                46家醫療服務類上市公司中,有28家發布業績預告,占比約60.87%;凈利潤中位數約為5.92億元,同比增長117.22%;盈利公司占比64.29%。該子行業的靚麗表現主要得益于醫藥研發外包高增長態勢的延續。

                                發布預告的醫療研發外包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14.86億元,同比增長101.14%;醫院樣本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2.16億元,同比增長8.17%;而3家診斷服務公司凈利潤平均中位數為4.53億元,同比下降16.54%。

                                ★★★小結★★★

                                多個子行業及相關公司表現亮眼,特別是部分CRO/CDMO、醫療器械等高景氣賽道龍頭,以及一些經營出現拐點、產品與業務結構顯著改善的相關公司及子行業。這些業績亮眼的子行業或賽道將帶動全行業復蘇反轉——春天已來,萬物萌發,生物醫藥業正在孕育新的力量。



                                新起點>>>

                                復蘇底色日漸鮮明

                                2022年,面對熱錢收縮等不利因素,生物醫藥板塊依然呈現出極強的需求剛性,各子行業結合行業政策、客戶需求變化等積極應對,預期業績逐步好轉,行業呈現復蘇勢頭。

                                2023年,行業將迎來恢復性增長,并有望成為復蘇新起點。

                                二級市場釋放信號


                                進入今年一季度后,復蘇苗頭開始顯現。2023年1月,滬深300指數上漲7.37%,同期生物醫藥行業指數上漲5.47%,只跑輸1.9個百分點,位列31個子行業第17位。其中,醫療服務、生物制品、化學制藥、中藥、醫療器械子板塊分別上漲9.35%、7.06%、4.51%、4.43%、4.11%,只有醫藥商業微跌0.64%。

                                醫藥行業剛性需求難撼,優質公司底色不改。有理由相信,隨著此前受壓制的醫療需求逐步釋放,生物醫藥板塊整體有望逐步回歸高景氣,未來業績增長可期。
                                外圍資金充沛鋪底

                                還有一重利好是外圍資金較為充沛,有利于板塊及優質藥企市場表現,不斷走高的股價則進一步提振行業信心,吸引更多外部資金加入,對行業持續向好起到正向作用。

                                基金醫藥配置仍低


                                據銀河證券研報,當前生物醫藥板塊倉位仍舊偏低,2022年第四季度A股基金(偏股型&靈活配置基金)前十大重倉醫藥板塊比占比12.34%,環比上升2.83個百分點,扣除醫藥基金后占比4.42%,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扣除醫藥基金后醫藥板塊低配4.23%,配置占比較2022年三季度僅上升0.09個百分點。

                                機構普遍看好2023年生物醫藥板塊慢牛行情。在“復蘇”主線下,醫療服務、連鎖藥店、常規疫苗、血制品、常規診斷等板塊備受青睞。

                                滾動新聞
                                代理服務
                                永久黄色网站